从迪拜到利雅得中东抢单记,李力刚谈我国医疗的谈判突围

2025/3/4 李力刚

 当在飞往迪拜的航班上能遇见无数中国同行时,这场医疗展会的“中国浓度”已暗示了竞争的残酷性——800余家中企涌入中东最大医疗展,却在品牌认知的谈判桌上处于劣势地位。一位中东患者因手术耗材标注“中国制造”而犹豫的传闻,恰似这场博弈的隐喻:技术可以速成,信任却需长线经营。

谈判困局:信任赤字与文化鸿沟
中国医疗器械在中东的爆发式增长(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6.24%),掩盖不了谈判桌上的根本矛盾:在沙特、阿联酋等高端市场,公立医院更倾向欧美品牌,而中企多被困于私立医院的价格战中。这种局面与谈判中的“均势困局”相似——当技术实力接近时,品牌溢价和情感认同成为决胜筹码。

如鱼跃医疗通过设立沙特、埃及办事处深化本土化服务:以技术实力证明价值,再以在地化团队软化文化对抗。这种“先心情后事情”的谈判逻辑,恰是打破中东市场决策链条冗长的关键。

破局战术: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共谋
联影集团的高举高打策略提供了经典案例:其5.0T磁共振设备以技术碾压切入土耳其顶尖医院,再借高端合作反向辐射中低端市场。这暗合谈判中的“黑白脸组合”——先用尖端产品(黑脸)建立技术权威,再以定制化解决方案(白脸)满足差异化需求。
而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设备在中东的突破,则展现了“痛点问诊”的精髓。针对中东肾病高发却医疗资源不均的现状,其设备以高性价比填补基层市场空白,这正是谈判专家李力刚强调的“谁有病,谁有药”——精准匹配需求而非盲目推销。

长期博弈:用时间换空间的战略耐心
中东市场的特殊性在于,宗教文化、决策层级与供应链复杂度交织成无形壁垒。如归创通桥选择与当地渠道商深度绑定,本质是将“客户关系”转化为“盟友关系”,这与谈判中的“纵横捭阖”策略不谋而合——通过利益共享降低对抗性。

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持久战。欧美品牌数十年积累的信任资本,绝非一次展会签约所能颠覆。正如李力刚所言:“劣势方需以空间换时间。”中国企业的本地化生产布局(如响应沙特2030愿景的产业转移需求),正是将短期贸易转化为长期生态共建的关键落子。

终局思考:从交易到共生的价值重构
当迈瑞医疗与中东连锁实验室签署协议时,其价值已超越设备销售,而是通过数据共享构建智慧医疗生态。这种“价值捆绑”策略,恰是谈判高阶战术——将单次交易升级为不可替代的共生关系。

中东医疗展的硝烟背后,实则是中国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中重新定位的缩影。谈判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胜利,只有持续的价值创造与文化共鸣。或许正如Will长达八周的客户拜访所揭示的:在中东,最快的路往往是绕远的路——因为信任,从来急不得。

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转发,违者必究!

李力刚
了解李力刚?关注李力刚微信(liligang_china),关注新浪微博 @李力刚营销谈判
或登陆:www.liligang.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

上一篇:天价发卡与关店潮:李力刚解码奢侈品的谈判困局
下一篇:李力刚分析西门子与ABB收购案:如何用“瘦身计划”换增长?
评论列表
暂无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换一张 马上发表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:021-51028955 上海市宜山路407号
Copyright © 2006-2025 LILIGANG.COM 版权所有
沪ICP备12042375号-3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353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