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B宣布完成对西门子在华开关插座业务的收购,这场历时近一年的跨国并购案,不仅是电气行业格局的重塑,更是一场教科书级的商业谈判实战。谈判专家李力刚指出,此类交易的难点在于“既要剥离非核心资产,又要维持品牌价值与渠道稳定”——西门子需通过出售业务实现战略聚焦,而ABB则需借势扩张市场版图,双方如何在博弈中达成共识?
谈判困局:资源置换与渠道博弈
西门子的“瘦身计划”始于对核心业务(如数字化工业)的聚焦,但其开关插座业务在中国拥有230个城市的分销网络和350人的专业团队,年营收超1.5亿美元。对ABB而言,收购不仅是产品线的补充,更是打开智慧建筑市场的钥匙。然而,谈判初期双方的核心矛盾浮出水面:西门子担忧渠道动荡影响品牌信誉,而ABB则需确保收购后业务无缝衔接。李力刚分析,此时需通过“价值塑造”将矛盾转化为共赢点——例如以品牌授权协议延续西门子产品影响力,同时用ABB的技术优势为渠道商提供增长预期。
策略破局:从“对抗”到“捆绑”
据内部人士透露,谈判团队在前期布局中采用西门子以“剥离非核心业务”的强势态度施压,同时承诺保留品牌授权以安抚经销商;ABB则通过“资源捆绑”强化合作诚意,例如承诺整合分销网络并拓展东南亚市场。这种“均势谈判”的关键在于“激发需求”——西门子需要现金流支持数字化转型,而ABB亟需渠道下沉能力,双方通过“痛点互换”找到利益交汇点。
成交逻辑:时间与空间的妥协艺术
李力刚强调,此类跨国谈判需利用“时间策略”制造紧迫感。西门子在2024年5月宣布交易后,预留12个月过渡期,既为渠道商留足适应时间,又倒逼ABB加速整合。而ABB则通过“空间策略”扩大优势——将收购的渠道网络与自身楼宇自动化技术结合,推出“智慧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”,从而在谈判后期以“增值服务”说服西门子接受未公开的财务条款。
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转发,违者必究!

了解李力刚?关注李力刚微信(liligang_china),关注新浪微博 @李力刚营销谈判
或登陆:www.liligang.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