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李力刚学销售:分众战略并购背后的成交逻辑

2025/4/11 李力刚

 最近分众传媒计划收购新潮传媒的事儿,在广告圈炸开了锅。表面看是资本运作,但细琢磨,这跟咱们平时卖货、谈客户、签单子的底层逻辑一模一样——都是把别人的资源变成自己的市场。李力刚老师说过:“销售的本质不是卖产品,而是经营人心。”这话放在并购案里,再贴切不过。

销售破局:从“死磕”到“联手”
分众和新潮以前是死对头,抢客户、拼价格,搞得两败俱伤。后来分众想通了:与其互相耗着,不如一起赚钱。这招“化敌为友”,我们在日常谈业务时,别光想着压价抢单,试试看能不能合作共赢。比如发现竞争对手也在抢同一个工地,干脆找对方商量:“咱俩一起供货,你出水泥我出钢筋,价格还能谈。”结果可能是单子没丢,利润还高了。

激发需求:找到客户“没说出口的担心”
那你会问了分众为啥这时候收购新潮?因为它摸准了广告主的“心病”——投电梯广告怕效果难追踪,又嫌场景太单一。新潮的数字化技术正好补了这个短板。这就像卖保险,客户嘴上说“再考虑”,其实担心的是理赔麻烦。还不如接拿出手机给客户演示:“您看,报案到赔款全程线上操作,最快3天到账。”

价值捆绑:让客户觉得“跟你混更划算”
分众没直接砸钱买新潮,而是用股份换股权,把对手变成了“自己人”。这招在销售里特别实用,与其降价求单,不如给客户长期利益。李老师的一个学员,眼看同行打价格战快撑不住了。他就用了分众的套路,主动找竞争对手谈:“咱俩仓库离得近,合并采购能省运费,还能共享客户资源。”三个月后,两家成本降了20%,客户因为能“一站式采购”,满意度反而提高了。

结语:
分众这波操作给销售人上了一课——高手卖的不是产品,而是解决方案;争的不是单子,而是生态位。下次遇到难啃的客户,不妨想想:能不能像分众那样,把对抗变合作,把交易变共生?记住李力刚老师那句话:“最好的成交,是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赚了。”

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转发,违者必究!

李力刚
了解李力刚?关注李力刚微信(liligang_china),关注新浪微博 @李力刚营销谈判
或登陆:www.liligang.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

上一篇:关税时代的企业生存术:李力刚解读索尼涨价销售策略
下一篇:外贸老板必看!李力刚教你打开内销市场
评论列表
暂无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换一张 马上发表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:021-51028955 上海市宜山路407号
Copyright © 2006-2025 LILIGANG.COM 版权所有
沪ICP备12042375号-3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353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