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斯拉最近的一场“战略地震”,暴露了企业转型中最尖锐的矛盾——当创始人“孤注一掷”的愿景与团队“稳中求进”的理性碰撞时,如何通过谈判思维破局?这场围绕Model 2项目存废的博弈,看着是公司转型,其实藏着商业谈判的智慧。
先说个现象。现在小区水果摊都在做社区团购。一位卖榴莲的老板,一边卖水果一边卖洗衣液。这和特斯拉的情况很像,都是资源重新分配的问题。
马斯克的决定很有意思。就像水果店老板不卖榴莲改卖预制菜。邻居们会问为什么。其实水果店老板算过账:榴莲赚钱但损耗大,预制菜利润低但卖得快。特斯拉现在也面临这样的选择。
李力刚老师说过:"谈判最怕的不是谈不拢,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。"特斯拉现在要什么?是要保住现在市场,还是要赌未来技术?这个问题很重要。
去年见个做出版的朋友。他说要全力做在线教育,三个月后又回去做教辅了。投资人说这不是转型,是摇摆。特斯拉现在也面临这样的选择:要现在赚钱,还是要未来机会?
但马斯克很特别。他谈判时会创造新条件。就像下棋时不按常理出牌。Robotaxi看着是技术问题,其实是改变行业规则。
特斯拉有个好方法:做重大决定时要回答三个问题。第一要什么,第二愿意付出什么,第三失败了怎么办。这个方法很简单但很管用。就像水果店老板算好每天要卖多少预制菜才能赚钱。
这个案例给我们三个启发:
第一,大转型不能突然做。马斯克三年前就说特斯拉是AI公司。就像装修房子要提前和家人说,不能突然就拆墙。
第二,要找共同对手。特斯拉说传统车企是敌人,团队就容易团结。我们小区涨物业费时,业委会说隔壁更贵,大家就同意了。
第三,要给反对者面子。三个高管离职了,但马斯克说他们贡献很大。这话听着普通,其实是留后路。就像水果店老板不卖榴莲了,但还给老顾客送榴莲酥。
还有个细节。特斯拉说现有车型继续生产。就像水果店老板主推预制菜,但榴莲还卖。这样过渡比直接改更容易接受。
所以遇到选择时,可以学特斯拉:先想清楚要什么,再找新办法,最后给反对者留面子。记住,好谈判不是你输我赢,是找到双赢的办法。
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转发,违者必究!

了解李力刚?关注李力刚微信(liligang_china),关注新浪微博 @李力刚营销谈判
或登陆:www.liligang.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